-
土地出让“两集中”改变开发节奏,房屋新开工面积降9.3%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774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9.3%。即使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这一数据也下降了10.5%。在重点城市试行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后,相关政策或改变房地产行业原有开发节奏,后期或造成新盘集中上市。随着土地集中出让在试点城市陆续进行,房地产行业新开工增速6月预计将会回升。土地集中拿地,再加上开发建设进度类似,很可能导致房地产项目集中入市,如中小房企所竞得地块较差,缺乏对购房者的吸引力,生存状况会更加艰难。
-
涉房融资收紧持续发酵,超千亿ABS集体终止审核
5月25日,上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平台一次性披露26只ABS(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审核状态“终止”,合计拟发行金额超过1500亿元,规模创今年以来新高。这类融资工具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杠杆,违反“房住不炒”政策。一个可供佐证的数据是,上交所今年4月份以来已多次一次性披露了多起ABS项目审核终止。
-
半年来四次被提及 房地产税改革提速
近日,财政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等4部门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及“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预示着作为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环节的房地产税,相关立法及改革工作并非搁置,2021年有望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下一步将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并体现一定的政策力度,以逐步扭转长期以来房价易涨难跌的一致预期。
-
4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稳中略升 调控政策持续发力
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总体有所扩大,二手住宅涨幅有升有落。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从严,市场监管升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导向有助于继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21 年房地产市场还是以平稳健康发展为主,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提高,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房企到位资金等多项指标增速将有所回落。
-
海口严查房企捂盘惜售违规行为,将采取关停网签备案等措施
5月17日,海南省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清理房地产开发项目可售房源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现房备案的项目,开发企业须于5月18日前一次性公开销售全部可售房源。如存在捂盘惜售行为的,海口市住建局将依据相关规定,采取关停网签备案等措施;对拒不整改的,将依法从严查处。
-
半数TOP50房企在9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均有斩获
随着5月13日深圳、厦门首轮集中拍地收官,从4月15日长春打响集中拍地“第一枪”至今,不足月余,长春、广州、重庆、无锡、沈阳、杭州、北京、厦门和深圳9个城市合计共成交262宗地块,成交总金额达到4806亿元,其中杭州、北京两个城市首次拍地成交金额突破千亿。规模房企成为集中供地机制下的最大赢家,值得注意的是,多家联合拿地成为此轮集中拍地的典型特征,联合拿地不仅成为中小房企突围之道,更成为规模房企抱团取暖的一大方式。从首轮集中拍地的城市表现来看,城市与城市之间分化明显,城市内部不同地块之间冷热不均。“分化”已
-
31省份人均GDP比拼:京沪超15万元,重庆湖北超山东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后,数据显示,31省份中,有6个省份人均GDP超过10万元,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天津和浙江,其中京沪超过15万元。重庆、湖北的人均GDP在中西部地区领跑。居于前六的省份人均GDP超过了10万元,京沪两大直辖市人均GDP更是超过了15万元。其中,北京以164904元高居榜首。
-
北京首批集中供应30宗宅地,总成交1109亿元
5月11日当天,北京市集中出让13宗地块,总起始价435.7亿元。本次挂牌出让宗地设定了土地合理上限价格,当竞买报价达到土地合理上限价格时,则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现场竞报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程序。目前在出让的30宗地块中,有10宗地块因触及地价全部上限,转入竞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第一批入市地块起价已经超过7000亿元,预计未来22个热点城市第一批卖地有望超过万亿元。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1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7%;食品价格下降0.7%,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价格上涨0.7%。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2%。
-
一季度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同比增长68.2%
4月21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15亿元,同比增长24.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902亿元,同比增长2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0213亿元,同比增长21.7%。全国税收收入48723亿元,同比增长24.8%;非税收入8392亿元,同比增长20.7%。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038亿元,同比增长68.2%。今年地方政府预算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4700亿元,其中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
-
楼市迎“最强小阳春” 重点城市信贷收紧、调控升级
春节月过后,房企加大供货力度,热点城市需求延续了开年以来的热度。3月成交1.86亿平方米,创历年同期最高,楼市迎来最强小阳春。从一季度整体情况来看,供需两旺叠加基数效应,市场成交热度较高。房价方面,3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0.4%,与上月持平;同比4.4%,较上月扩大。土地成交清淡,二季度将进入高峰期。房企资金面相对充足,融资结构受“三道红线”影响有所调整。
-
北京首次公布土地合理上限价格
北京市发布本年度第一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的补充公告,针对2021年第一批次通过挂牌方式出让的29个项目,公布了土地合理上限价格、竞建“公共租赁住房”上限面积、竞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预设份额等,并公布了竞买人需提交的《房屋售价承诺书》模板,要求竞买人对未来房屋售价及住房最低品质保障等内容做出承诺。这是北京市首次建立“房地联动、一地一策”会商机制,一方面精准调控,降低土地溢价空间;另一方面把稳定未来上市房价作为重要政策工具,并将预售环节的价格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
-
合肥新房摇号细则发布 所购房源3年内不得交易
4月15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司法局发布《关于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热点楼盘要求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摇号选房坚持刚需购房人优先原则,摇号所购房源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等共15条措施,有效期2年。
-
国家发改委: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 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
-
24项城镇化重点任务发布 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被提及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