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开年土拍超1100亿元 头部房企多次出击成买地大户

重点城市开年土拍超1100亿元 头部房企多次出击成买地大户

2021年开年房企一边忙于发债融资一边急着买地囤货。从境外低成本融资闯年关之余头部房企、地方龙头房企多次在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出击20天内重点城市土拍金额已超千亿元。

1月4日元旦假期后的两周内40个主要城市土地成交总金额超过1114亿元杭州高居榜首。

近两年房企都在回归主流一线、二线城市和发达的三线、四线城市,尤其从2020年开始,这些重点城市供应相对都是一些优质地块,房企拿地态度自然积极。

杭州卖地392亿元

1月19日,经过32轮竞价,宋都旗下公司以上限价格6.4亿元竞得崇贤新城沾桥D-2地块,楼面价13573元/平方米,溢价率29.26%,竞配自持面积比例20%。

这是杭州2021年开年以来的第9场土拍。

1月4日开年首场土拍启动,截至1月19日,杭州市共举行了9场土拍,住宅用地成交金额392亿元,同比增长48.3%,是2021年以来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金额最高的城市,特别是1月15日成交4宗涉宅用地后,总成交金额超越上海。

上海、杭州等城市土地市场表现较为积极,主要是这两个城市商品房市场供应不足,土地市场处于量增价稳的状态。2020年长三角商品房成交金额占全国总成交金额的四成,是带领全国市场稳步提升的重要区域,此为拉动长三角区域土地市场持续供应的重要原因。

从房企布局来看,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的一线、二线城市一直以来都是房企争相布局的重点区域,由于这些热点城市土地竞拍较为激烈,加之宅地资源逐渐减少,房企拿地重点逐渐扩散至周边的三线、四线等都市圈城市。

头部房企拿地忙

长三角城市之外,另一个热点城市是北京。去年年底,北京预申请用地便接二连三的挂出了10宗地块,加上挂牌中的地块,2021年北京土地市场供货清单上的名单已经达到16个,起拍价516.67亿元。

更重要的信号是,多宗挂牌待拍地块都是不限价宅地,这意味着土地出让溢价率可能会走高。

实际上,2021年土地溢价率已经连续三周环比上升。2021年第一周,百城土地溢价率环比增长11.3%第二周,百城土地溢价率为15.16%,环比增加8.65个百分点第三周,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较上周进一步上涨至15.6%。

不过,溢价率有上行趋势仅仅是2021年开年的表现,还不足以称之为“土拍热潮”。此外,居住用地成交量目前同比仍在下滑。

从全国居住用地市场成交量来看,截至1月20日,全国351城居住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累计同比下滑55.0%,一线城市亦下滑4.6%,整体居住用地成交量同比走低。

从近期的土拍来看,预计今年一季度土拍溢价率稳中有升。

值得关注的是,“三道红线”监管新规试点企业扩容之际,哪些房企还有能力开年即在重点城市积极“进货”?

截至1月20日,住宅用地成交金额TOP5的企业为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保利发展、滨江集团、万科集团,这5家也都是在杭州多次取地的房企。头部房企及地方龙头房企为取地大户。从拿地房企来看,大型房企资金储备更为雄厚,竞争力更加强劲。

在城市分化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小房企受到资金和品牌影响力约束,拿不了、拿不到、拿不准的情况会增加,而资金充裕的房企则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在融资新规影响下,房企2021年的核心任务在于提升资金管理和运营能力,取地能力与企业发展策略密切相关,取地策略亦会根据资金状况进行调整。高周转模式结束后,行业规则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拿地能力分化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