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企高杠杆扩张模式难持续 资金链安全成重点
近日,龙头房企恒大率先推出7折优惠、个别激进房企爆出债务违约、多个热点城市再度收紧楼市政策……种种迹象显示,房企通过大肆加杠杆实现规模扩张、弯道超车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保证资金链安全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首先,从政策面来看,“房住不炒”的调控立场非常坚定。一方面,尽管各地楼市调控可因城施策,但部分地方试图放松限购的政策最终均为“一日游”结局。这说明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来实现短期稳增长的思路已遭摒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多次强调避免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并将防范化解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作为防风险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行业面来看,房地产市场已告别高速增长阶段,行业环境不支持房企过度加杠杆。数据显示,2019年,百强房企累计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5%,远不及2017年的40.5%和2018年的35.1%。同时,市场需求明显降温,不少城市房价涨幅明显收窄或转为下跌,购房人也更加看重住房品质。这意味着通过大肆加杠杆、高价拿地,再以更高价格卖房实现资金快速回笼、规模赶超的“套路”行不通了。
再者,从房企自身角度而言,降低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已成共识。统计发现,2020年上半年,A股上市房企有息负债率约为30%,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整体净负债率约为92%,较2019年上半年下降8.7个百分点。但值得警惕的是,净负债率超过100%的房企并不在少数,曾在加杠杆“超车”模式上尝到甜头的个别房企正付出代价,或出现债务违约,或面临生存危机。这都昭示着房企强化资金链安全的紧迫性。
在“房住不炒”政策保持定力、防范金融风险要求、房地产行业逐步告别野蛮生长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房企生存发展逻辑改变也是理所当然。房企理应正视内外部环境变化,抛弃盲目加杠杆的激进做法,更加重视现金流管理和融资结构优化,唯此方能在经济调整、行业变局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