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提“学区限购范围”,各地学区房“分类调控将更细致”

合肥首提“学区限购范围”,各地学区房“分类调控将更细致”

4月6日,安徽省合肥市执行楼市新政八条,包括实行市区学区内成套住房入学年限政策,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房地产市场乱象。

为精准打击部分区域二手住房和学区房炒作行为,合肥新政进一步收紧了部分区域二手住房限购政策,暂停在合肥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合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区域指定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新政中明确被列入限购范围的学区包括了庐阳区9个学区,蜀山区6个学区以及经开区2个学区,这意味着政府对于学区房的分类调控将会更加细致。

从教育政策的改革来说,各地要落实一碗水端平的内容——家门口的学校无差异,无论你在这里就读还是那里就读,相关学区的小学教育质量是均衡的,生源质量也是均衡的。这样,学位房、学区房就会自动从市场上退出,或者说买学位房的意义不大。从政策引导角度看,不炒作学区学位概念,也包含有政府教育改革的初衷。当然,从现在的情况看,城市层级的不同,教育资源的分布会有不同;在市区内的教育资源好于郊区,尤其是大城市更明显,随着各地集团办学、引进外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等,情况会有所好转。

新的学区房政策能让学区房“降温”。除了明确限购的学区,合肥市统一领导,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金融办、房产局等多部门联手,调查分析杭州、南京楼市的调控经验,也充分考虑合肥地域性特点,推出了“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一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的入学年限政策,这可能只是合肥迈出学区房政策的第一步。再加上银行审核,据有关方面调查,市场上有部分不良中介机构握有二三十套学区房,他们利用经营贷全额购买,再通过高卖高买,误导学区房业主和为子女学业焦虑的家长。

除了各地正在大力提倡的“租购同权”,破解学位房、学区房价格上涨和居高不下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推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