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集中”供地新规落地:多城公布首批出让计划

“双集中”供地新规落地:多城公布首批出让计划

4月7日凌晨,杭州57宗涉宅块集体挂牌,总出让面积301.8万平方米,总起拍价943.7亿元;同日,重庆发布今年第一批次宅地出让公告,共供应119宗宅地,共计约11280亩,总起始价549.23亿元。而不久前,北京、天津、广州、无锡、长沙等城市已经公布了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计划。

根据宅地“两集中”供应新规(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集中统一发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挂公告并实施招拍挂出让活动不能超过3次的城市共有22个,包括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等18个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下旬以来,天津、郑州、青岛等地已陆续发文,严格实行住宅用地“两集中”同步公开出让。这也意味着土地市场的游戏规则迎来“大洗牌”,开发企业不仅仅面临着资金的巨大压力,更要为抢地的“决策”风险买单。

杭州此次挂牌的57宗地块,涉及拱墅区、下城区、滨江区、西湖区、江干区、钱塘新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等。杭州下城区、西湖区、萧山区新房成交均价环比上涨的项目居多,也是房企争相布局的热点区域。

而重庆首批供应的119宗住宅用地分散市场火力的作用较为明显,其中中心城区供应46宗(大渡口区4宗、九龙坡区4宗、沙坪坝区3宗、巴南区3宗、高新区5宗、北碚区3宗、渝北区14宗、两江新区7宗、南岸区3宗),万州、涪陵、黔江等县则瓜分了剩余的73宗地。

与杭州、重庆相比,北京为首批集中出让地块设置了更为严苛的条件,4月1日合共推地30宗,其中中心城区的朝阳区10宗、海淀区2宗、丰台区2宗、石景山区1宗。针对位于朝阳、海淀、副中心区位条件较好的6宗项目,采取了竞报政府持有商品住宅产权份额的交易方式,同时首次引入了房屋销售价格引导机制,由过去预售环节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每一地块房屋销售价格指导在公告期对外告知,开发企业在土地竞买环节将提交房屋销售的价格承诺,作为未来办理预售的前置条件。

一边是作为面粉的土地价格不断抬高,一边是作为面包的新房价格受到限制,房企从对利润的期待已经从“翻倍”回归到了抠成本、抓管理。如今,22个热点城市实施“双集中”供地新规,或让房企在巨大的“试错成本”面前更加谨慎。